國家指定重要文化遺產如法寺佛殿

關於如法寺

如法寺是室町時代喜多郡的領主——宇都宮氏所創立。然而,該寺廟曾為廢棄廟宇, 到了寬文9年(1669),大洲藩2代藩主——加藤泰興迎來禪界高僧——盤珪永琢,才得以復興,並稱之為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。
起初境內有佛殿、輪藏、方丈、庫裡等為數眾多的建築物,由於歷經數次火災,除了佛殿之外,其他建築物紛紛被燒毀;目前只剩一些被重建並保留至今。
山內除了散落分佈著延寶5年(1677)所建立的觀音堂和奧旨軒(開山堂)等建築, 在方丈裡還有相傳是江戸中期之作的池泉觀賞式庭園,由水蓮花點綴的“不生池”散發著靜謐的氛圍。
在如法寺中,除了龍護山曹溪院,還有大洲藩主加藤家的墓地,祭祀著7位藩主——2代泰興、3代泰恒、4代泰統、5代泰溫、 7代泰武、 9代泰候、12代泰祉。該寺及墓地皆被指定為大洲市歷史遺跡。

國家指定重要文化遺產 佛殿

該建築建造於寬文10年(1670),構造為梁間四間、桁行五間,正面有一參拜廊,背面入口是唐破風的廂房,其內部使用被稱作“甎(Sen)”的磚瓦斜鋪而成的泥地房間,天花板描繪著96面以龍為主題的畫。
中央的佛壇安置著釋迦如來佛像,兩側設有一間大小的榻榻米以及收納被子的壁櫥,相傳這裡是一位被稱“單”的僧侶用來打坐和生活的地方,也是一座兼有佛殿與禪堂,建築結構罕見的建築物。
歷經數次火災,幸運倖免於難的佛殿,仍然保有建造最初的形態,由於其優秀的設計和結構形態,被視為近世禪宗佛殿的代表性寺院,於平成4年(1992)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。

  • 西側抽斗、側板墨書西側抽斗、側板墨書
  • 西側抽斗、側板墨書

透過保存修護工程,再現佛殿的莊嚴。

從平成22年(2010)開始,進行約4年大規模的保存維護工程,再現了最初佛殿的莊嚴身影,同時還有許多新發現。
從“單”的抽屜內的側板上留下的筆墨“當寺中興”和“釋迦堂”來看,如法寺是重新修建的寺廟,當時的工匠認為佛殿即為釋迦堂。
另外,從參拜廊以及蟇股的雕刻情況來看,可判斷是出自姫路的工匠,鬼瓦則是大洲的瓦匠所製作的。
此外,從建立開始,大約340年間,屋頂以及戶外區域等經歷了多次修復工程,另外其他部分也曾被修整。

  • 參拜廊、東側獅子鼻頭部墨書參拜廊、東側獅子鼻頭部墨書
  • 參拜廊、東側獅子鼻參拜廊、東側獅子鼻
  • 大棟西面鬼瓦大棟西面鬼瓦

背面廂房的杮木屋頂背面廂房的杮木屋頂

背面廂房的屋頂則是其中一項,修整前為瓦製屋頂,從材料的痕跡來看,原本使用的是柿木薄板,佛殿周圍的基壇在修護前是鋪石結構,建造最初為泥土材料。然而,在此次的保存維護工程中,採用了當時的工藝,恢復為最初的狀態。

  • 開基、加藤泰興像開基、加藤泰興像
  • 開山、盤珪永琢像開山、盤珪永琢像

佛殿內的開山、開基像

佛殿背面的側壇向外延伸,東側祭祀著開創如法寺的鼻祖——盤珪永琢像、西側祭祀著該寺的創立者——加藤泰興像。盤珪永琢像建造於元祿10年(1697),頭部採混合盤珪的骨灰製作而成,相傳雕像的毛髮也來自於盤珪本人。加藤泰興像的製作年代尚未明確,但至今仍保留著元祿2年(1689)泰興第13次祭禮時由盤珪親自為其佩戴的袈裟。

如法寺寺內導遊圖

如法寺文化遺產

愛媛縣指定有形文化遺產 木造地藏菩薩立像

愛媛縣指定有形文化遺產 木造地藏菩薩立像

地蔵堂地藏堂

放置在寺院內部地藏堂的“木造地藏菩薩”,高達162.5公分,與真人同一般大小的立姿雕像。從頭部到身體,幾乎沒有鑿挖內部,雕像正面使用2種材料、 背面使用1種材料製作,連接兩肩後,置於兩側,接著將雙手和腳的部分接上。該雕像線條傳神有力, 讓人不禁聯想到鐮倉武士。
足部榫頭上刻有建治2年(1276)的年號和“法橋興慶”就此法師銘文來看,被認為是製作治市玉川町寶藏寺的木造釋迦如來像的法師為同一人,另外,從其豪放粗獷的風格來看,被認定是關東法師之作。

※通常是無法觀摩佛像的。

愛媛縣指定天然紀念物 如法寺山茶

愛媛縣指定天然紀念物 如法寺山茶

山茶茗品——“五色散山茶(1株)”和“酒吞童子(2株)”妝點在玄關前院中。
估計“五色散山茶”的樹齡有300年之久,且有白至紅5種颜色,被稱作是源自加藤清正的名木的分支。
“酒吞童子”只在舊大洲藩內才能見到,特色是花瓣紅色濃郁,估計兩株的樹齡分別為150年以上、250年以上。

※開花時間為2~4月左右。

大洲市指定有形文化遺產 木造盤珪和尚坐像

大洲市指定有形文化遺產 木造盤珪和尚坐像

該坐像放置在從本堂徒步大約15分鐘的山中奧旨軒(開山堂)之間。
坐像底部刻有“奧旨開祖尊記”,這被推測是盤珪親自雕刻的坐像, 放置在壽塔中,作為僧侶的修行場所。
奧旨軒是修行場所,即使是藩主也被禁止入內,會面則在寺院和奧旨軒中間設置的庵宇中進行。 現今,在該地還留有“開山國師月窗公廬遺跡”的墓碑。

※通常無法觀摩佛像。

觀音堂

觀音堂

根據歷史記載,如法寺復興的時候,不僅在寺院內部,在周圍山中也建造了眾多的建築物。
延寶5年(1677)建造的觀音堂也是其中之一,它至今仍保留著創建最初的建造形態,是相當珍貴的有形遺產。

大洲藩主加藤家的墓地 大洲市指定歷史遺跡

大洲藩主加藤家的墓地 大洲市指定歷史遺跡

從大洲市內至如法寺的交通

從大洲市內至如法寺的交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