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洲城遺址

大洲城的文化遺產

大洲城變遷

大洲城是在肱川河畔的小山丘上被開建的平山城,其後流淌的肱川成為天然的護城河,南面建有二之丸、三之丸,形成內護城河和外護城河環繞的梯郭式城郭;同時也有地藏獄城、龜城的別名。
大洲城的建城年代不詳,據說是中世時期由大洲領主下野國(今栃木縣)出身的宇都宮氏所建造的。豐臣秀吉平定四國之後,小早川隆景、秀吉所培養的武將户田勝隆、築城名人藤堂高虎、賤岳七本槍之一的脇坂安治相繼入城。然而,近世城郭的正式整修始於藤堂和脇坂時期,從元和3年(1617)加藤貞泰從伯耆國(今鳥取縣)米子進城後至明治2年(1869)奉還版籍,這座城一直是大洲藩擁有6萬石的加藤家居城。
明治時期,18棟的塔樓相繼毀損缺失,明治21年(1888)城樓也被拆除,平成16年(2004)四層的城樓被復原為木質建築。

元祿五年大洲城繪圖

元祿五年大洲城繪圖

本丸的參觀特色

國家認定的重要文化遺產 高欄櫓

國家認定的重要文化遺產 高欄櫓

認定日期:昭和32年(1957)6月18日

位於本丸的入口,與北側的城樓用渡櫓連接。
因安政4年(1857)大地震遭受嚴重損壞,於3年後萬延元年(1860)重建,外牆由木製壁板更換成灰泥牆,上層的屋簷設計有人字形頂封簷板,西南角有袴腰形“石落”(*日本城郭上設置的防禦設備),而其最大特點是窗外回廊上裝飾有蔥花形狀寶珠的高欄,在塔樓上設置此種高欄是少見的,這是僅次於城樓的高規格塔樓。

國家認定的重要文化遺產 台所櫓

國家認定的重要文化遺產 台所櫓

認定日期:昭和32年(1957)6月18日

它是大洲城現存的4座塔樓中最大的建築體,與城樓之間用渡櫓連接,其規模不亞於城樓,有“小城樓”的雄稱。
據說建造於江戶前期,因安政4年(1857)的大地震遭嚴重損害,於2年後的安政6年重新修建。它是具伙房特色的稀有建築,龍城時期曾被作為守城士兵的伙房,1樓有3分之1是土作房間,還帶有排煙用的格子窗,2樓北側的千鳥頂封簷板中間設有花頭窗。

  • 1暗門遺跡
  • 2本丸井

台所櫓 高欄櫓

二之丸的參觀特色

國家認定重要文化遺產 苧綿櫓

國家認定重要文化遺產 苧綿櫓

認定日期:昭和32年(1957)6月18日

塔樓位於二之丸東邊,面向肱川,與河川上下游形成垂直的要塞,承載城東面的防禦責任。
塔樓建造年代不詳,重建於天保14年(1843)。其特徵是週邊墊有袴腰形“石落”(日本城郭上設置的防禦設備),其中一部分成為格子窗。
由於屢遭洪災,塔樓腐化嚴重,昭和34年(1959年)時進行了拆除修繕工程,地基的石牆加高到約2.6米。

愛媛縣認定文化遺產 下臺所

愛媛縣認定文化遺產 下臺所

認定日期:昭和43年(1968)3月8日

這是一座尖屋頂、本瓦葺(平瓦和圓瓦交替)的土牆風格建築,其內部結構為2層建築。其創建年代不祥,是大洲城內殘存的唯一一座倉庫建築。
其外部連飛簷上皆採用灰泥封住,應該曾作為城內糧庫。明治之後,也曾作為監獄、製絲廠倉庫使用。

  • 3城樓的基石(移設)
  • 4塔樓下禦門遺址

苧綿櫓 下臺所 內護城河

三之丸的參觀特色

國家認定的重要文化遺產 三之丸南隅塔樓

國家認定的重要文化遺產 三之丸南隅塔樓

認定日期:昭和32年(1957)6月18日

位於三之丸的外護城河南隅,是大洲城現存的塔樓中最古老的一座。其創建年代不詳,在享保7年(1722)因火災被燒毀,於44年後的明和3年(1766)被重建;從脊檁上的記載可以瞭解到,雖然其建築重要部分使用鐵杉木,柱子則使用松木,但也反映了當時藩的財政困難,例如使用官員工匠來接合木材從而節省費用進行再建工程。
其有太鼓壁之稱的內部竹嵌牆面,以泥作壁土覆蓋,從外部看不出來其間隙構造。

  • 5三之丸西北角塔樓遺址
  • 6西門遺址

外護城河 內護城河

大洲城周邊的文化遺產

  • 愛媛縣認定歷史遺址

    中江藤樹府邸遺址(至德堂)

    中江藤樹府邸遺址(至德堂)

    中江藤樹出生於近江國(今滋賀縣),被譽為日本陽明學之祖,10歲時跟隨時任加藤家家臣的祖父從米子遷到大洲,27歲離開大洲回到近江。隨後,許多大洲藩士在其門下學習,形成一股好學之風。
    至德堂是以藤樹生活在大洲時擁有100石的武家宅邸為模型,在藤樹府邸遺址上所建的書院,位於大洲高中的一角。此處不僅有藤樹和孔子的木雕像,還保留著有“中江之水”之稱的古井。

  • 大洲市指定歷史遺址

    加藤光泰靈堂及大洲藩主加藤家墓地(龍護山曹溪院)

    加藤光泰靈堂及大洲藩主加藤家墓地(龍護山曹溪院)

    由大洲藩初代藩主加藤貞泰為悼念其父而建,之後成為歷代藩主菩提寺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分寺院。創立之初被稱為月山曹溪院,天明4年(1784)改為龍護山,院內有藩祖光泰、初代貞泰、6代泰衑、8代泰行、10代泰濟、11代泰幹、13代泰秋的墓地。

  • 大洲市指定歷史遺址

    止善書院明倫堂遺址

    止善書院明倫堂遺址

    伊予八藩最初的藩校“止善書院明倫堂”是中江藤樹逝世一百周年,延享4年(1747)而建造的。由於藩主去世,加上財政困難,從計畫到建造用了3年,這裡曾是武士階級以上的子弟接受教育的地方,陽明學者川田雄琴也曾在此受教育。明治5年(1872)因頒布學制而被廢止,唯一殘留下來的土牆倉房成為歷史悠久的藩校遺跡。

  • 國家註冊有形文化遺產

    舊時加藤家住宅主房

    舊時加藤家住宅主房

    這座以木材為結構的2層式建築是舊時藩主的子孫加藤泰通於大正14年(1925)所建造的。其特徵是第2層房屋的3面用一種叫“玻璃拉門”的玻璃窗取代防雨窗的開放式設計。另外,還可以看到很多舊時大名家獨有的高門第之特點,電影《寅次郎的故事》也曾在這裡拍過外景。地基被重整為“大人公園”,同時設立了“埋藏文化遺產中心”展示大洲城遺址出土的古物。

從大洲市內至大洲城的交通

從大洲市內至大洲城的交通

大洲城周邊嚮導圖